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资讯 / 健康常识 / 正文

@辽源人,今日迎来夏至,这份养生指南了解一下

6月21日,

迎来“夏至”节气,

一年中白昼大于黑夜,

阳光充裕雨水皆充沛的节气。

你了解夏至那些事儿吗?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最早确定的节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夏至”并非指夏天来到,“至”为极致的意思。


夏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夏至三候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暑热升级但夏至并不是最热的


其实,夏至并不是最热的。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故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冬天有数九,夏天亦有,夏至日便是一九的开始。我们平常感受的气温其实是地表大气的温度,而这一温度在三伏天的时候才达到高峰,因此三伏天要比夏至这一天更热。



夏至之后进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段,人体易出现乏力、疲倦等“苦夏”症状,此时应注意及时休息,夜间最好在晚上22点之前入睡,白天尽量午休。同时,户外工作者应尽量缩短在烈日下的工作时间,注意防晒,让身体得到休息。

夏至习俗


夏至吃面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其实,这一天最合适吃的是一碗凉面,降温又开胃。




祭神祀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庆祝的节日中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现代虽然没有这么隆重的祭神典礼,不过夏至前后,我国多地还是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这便是古代“夏祭”活动的另一种延续。

消夏避伏

在古代,夏至时,妇女们相互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借折扇生风、以脂粉散体热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在当代,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储存冰块来消夏,但是自夏至前就全天运行的空调不过是这个传统在现代的另一种体现而已。



食“苦”养心

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大补”。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饮食也要“防晒”

德国和荷兰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吃西红柿可防晒。别忘了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既可以消暑,又能补钾和维生素。




养生健脾多喝粥

夏天不适合大补,所以羊肉等不宜多吃。最好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




夏至养生宜清补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的饮食应该以清补、祛暑化湿、健脾为大原则。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物,例如香菇、蘑菇、平菇、银耳、虾、瘦肉、薏米、鸭肉、鲫鱼等。


微信图片_20190621133204.jpg




0

下一篇:重磅!吉林省高考志愿填报本科段24日9时开始,还有这些你要知道

上一篇:刚刚确定!今晚7:00,发布吉林省高考成绩!

网友留言评论(0)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